• 首页 首页 icon
  • 工具库 工具库 icon
    • IP查询 IP查询 icon
  • 内容库 内容库 icon
    • 快讯库 快讯库 icon
    • 精品库 精品库 icon
    • 问答库 问答库 icon
  • 更多 更多 icon
    • 服务条款 服务条款 icon

java BIO NIO AIO

武飞扬头像
小趴菜不能喝
帮助1

BIO、NIO、AIO介绍 

            在Java的软件设计开发中,通信架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进行不同系统或者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交互,或者在高并发下的通信场景下都需要用到网络通信相关的技术,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来说,Java早期的网络通信架构存在一些缺陷,最令人恼火的是基于性能低下的同步阻塞式的I/O通信(BIO),随着互联网开发下通信性能的高要求,Java开始支持了非阻塞式的I/O通信技术(NIO)

通信技术整体解决的问题

  1. 局域网内的通信要求。
  2. 多系统间的底层消息传递机制。
  3. 高并发下,大数据量的通信场景需要。

Java BIO

同步并阻塞(传统阻塞型),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
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 

学新通

 Java NIO

Java NIO : 同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线程处理多个请求(连接),即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都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 I/O 请求就进行处理

学新通

  • NIO 相关类都被放在 java.nio 包及子包下,并且对原 java.io 包中的很多类进行改写。
  • NIO 有三大核心部分:Buffer( 缓冲区),Channel( 通道) , Selector( 选择器或者多路复用器)
  • NIO 的非阻塞模式:使一个线程从某通道发送请求或者读取数据,但是它仅能得到目前可用的数据,如果目前没有数据可用时,就什么都不会获取,而不是保持线程阻塞,所以直至数据变的可以读取之前,该线程可以继续做其他的事情。 非阻塞写也是如此,一个线程请求写入一些数据到某通道,但不需要等待它完全写入,这个线程同时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 通俗理解:NIO 是可以做到用一个线程来处理多个操作的。假设有 1000 个请求过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配20 或者 80个线程来处理。不像之前的阻塞 IO 那样,非得分配 1000 个。
  • NIO中的selector循环监控channel中的读写就绪事件,channel不会阻塞

 NIO 和 BIO 的比较

  1. BIO 以流的方式处理数据,而 NIO 以块的方式处理数据,块 I/O 的效率比流 I/O 高很多, BIO 是阻塞的,NIO 则是非阻塞的
  2. BIO 基于字节流和字符流进行操作,而 NIO 基于 Channel(通道)和 Buffer(缓冲区)进行操作,数据总是从通道读取到缓冲区中,或者从缓冲区写入到通道中。Selector(选择器)用于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比如:连接请求,数据到达等),因此使用单个线程就可以监听多个客户端通道
BIO   NIO          
面向流(Stream) 面向缓冲区(Buffer)
阻塞IO(Blocking IO) 非阻塞(Non Blocking IO)
  选择器(Selectors)

Buffer缓冲区

缓冲区本质上是一块可以写入数据,然后可以从中读取数据的内存。这块内存被包装成NIO Buffer对象,并提供了一组方法,用来方便的访问该块内存。相比较直接对数组的操作,Buffer API更加容易操作和管理。

Channel(通道)

Java NIO的通道类似流,但又有些不同:既可以从通道中读取数据,又可以写数据到通道。但流的(input或output)读写通常是单向的。 通道可以非阻塞读取和写入通道,通道可以支持读取或写入缓冲区,也支持异步地读写。

Selector选择器

Selector是 一个Java NIO组件,可以能够检查一个或多个 NIO 通道,并确定哪些通道已经准备好进行读取或写入。这样,一个单独的线程可以管理多个channel,从而管理多个网络连接,提高效率

* 每个 channel 都会对应一个 Buffer
* 一个线程对应Selector , 一个Selector对应多个 channel(连接)

* 程序切换到哪个 channel 是由事件决定的
*  Selector 会根据不同的事件,在各个通道上切换
* Buffer 就是一个内存块 , 底层是一个数组
* 数据的读取写入是通过 Buffer完成的 , BIO 中要么是输入流,或者是输出流, 不能双向,但是 NIO 的 Buffer 是可以读也可以写。

NIO核心一:缓冲区(Buffer)

一个用于特定基本数据类 型的容器。由 java.nio 包定义的,所有缓冲区 都是 Buffer 抽象类的子类.。Java NIO 中的 Buffer 主要用于与 NIO 通道进行 交互,数据是从通道读入缓冲区,从缓冲区写入通道中的

Buffer 类及其子类

Buffer 就像一个数组,可以保存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根据数据类型不同 ,有以下 Buffer 常用子类: 

* ByteBuffer 
* CharBuffer 
* ShortBuffer 
* IntBuffer 
*  LongBuffer 
* FloatBuffer 
* DoubleBuffer 

上述 Buffer 类 他们都采用相似的方法进行管理数据,只是各自管理的数据类型不同而已。都是通过如下方法获取一个 Buffer 对象:

static XxxBuffer allocate(int capacity) 创建一个容量为capacity 的 XxxBuffer 对象 分配内存

Buffer 中的重要概念

容量 (capacity) :作为一个内存块,Buffer具有一定的固定大小,也称为"容量",缓冲区容量不能为负,并且创建后不能更改。 
限制 (limit):表示缓冲区中可以操作数据的大小(limit 后数据不能进行读写)。缓冲区的限制不能为负,并且不能大于其容量。 写入模式,限制等于buffer的容量。读取模式下,limit等于写入的数据量。
位置 (position):下一个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索引。缓冲区的位置不能为 负,并且不能大于其限制 
标记 (mark)与重置 (reset):标记是一个索引,通过 Buffer 中的 mark() 方法 指定 Buffer 中一个特定的 position,之后可以通过调用 reset() 方法恢复到这 个 position.
标记、位置、限制、容量遵守以下不变式: 0 <= mark <= position <= limit <= capacity

 Buffer常见方法

  1.  
     
  2.  
    Buffer clear() 清空缓冲区并返回对缓冲区的引用
  3.  
    Buffer flip() 为将缓冲区的界限设置为当前位置,并将当前位置充值为 0 设置为读数据
  4.  
    int capacity() 返回 Buffer 的 capacity 大小
  5.  
    boolean hasRemaining() 判断缓冲区中是否还有元素
  6.  
    int limit() 返回 Buffer 的界限(limit) 的位置
  7.  
    Buffer limit(int n) 将设置缓冲区界限为 n, 并返回一个具有新 limit 的缓冲区对象
  8.  
    Buffer mark() 对缓冲区设置标记
  9.  
    int position() 返回缓冲区的当前位置 position
  10.  
    Buffer position(int n) 将设置缓冲区的当前位置为 n , 并返回修改后的 Buffer 对象
  11.  
    int remaining() 返回 position 和 limit 之间的元素个数
  12.  
    Buffer reset() 将位置 position 转到以前设置的 mark 所在的位置
  13.  
    Buffer rewind() 将位置设为为 0, 取消设置的 mark

缓冲区的数据操作

  1.  
    Buffer 所有子类提供了两个用于数据操作的方法:get()put() 方法
  2.  
    取获取 Buffer中的数据
  3.  
    get() :读取单个字节
  4.  
    get(byte[] dst):批量读取多个字节到 dst 中
  5.  
    get(int index):读取指定索引位置的字节(不会移动 position)
  6.  
        
  7.  
    放到 入数据到 Buffer 中 中
  8.  
    put(byte b):将给定单个字节写入缓冲区的当前位置
  9.  
    put(byte[] src):将 src 中的字节写入缓冲区的当前位置
  10.  
    put(int index, byte b):将指定字节写入缓冲区的索引位置(不会移动 position)

使用Buffer读写数据一般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 写入数据到Buffer
  • 调用flip()方法,转换为读取模式
  • 从Buffer中读取数据
  • 调用buffer.clear()方法或者buffer.compact()方法清除缓冲区,转换为写模式

案例演示
 

  1.  
    public class TestBuffer {
  2.  
       @Test
  3.  
       public void test3(){
  4.  
          //分配直接缓冲区
  5.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6.  
          System.out.println(buf.isDirect());
  7.  
       }
  8.  
       
  9.  
       @Test
  10.  
       public void test2(){
  11.  
          String str = "ieiehma";
  12.  
          
  13.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14.  
          
  15.  
          buf.put(str.getBytes());
  16.  
          
  17.  
          buf.flip();
  18.  
          
  19.  
          byte[] dst = new byte[buf.limit()];
  20.  
          buf.get(dst, 0, 2);
  21.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dst, 0, 2));
  22.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23.  
          
  24.  
          //mark() : 标记
  25.  
          buf.mark();
  26.  
          
  27.  
          buf.get(dst, 2, 2);
  28.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dst, 2, 2));
  29.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30.  
          
  31.  
          //reset() : 恢复到 mark 的位置
  32.  
          buf.reset();
  33.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34.  
          
  35.  
          //判断缓冲区中是否还有剩余数据
  36.  
          if(buf.hasRemaining()){
  37.  
             //获取缓冲区中可以操作的数量
  38.  
             System.out.println(buf.remaining());
  39.  
          }
  40.  
       }
  41.  
        
  42.  
       @Test
  43.  
       public void test1(){
  44.  
          String str = "itheima";
  45.  
          //1. 分配一个指定大小的缓冲区
  46.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47.  
          System.out.println("-----------------allocate()----------------");
  48.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49.  
          System.out.println(buf.limit());
  50.  
          System.out.println(buf.capacity());
  51.  
          
  52.  
          //2. 利用 put() 存入数据到缓冲区中
  53.  
          buf.put(str.getBytes());
  54.  
          System.out.println("-----------------put()----------------");
  55.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56.  
          System.out.println(buf.limit());
  57.  
          System.out.println(buf.capacity());
  58.  
          
  59.  
          //3. 切换读取数据模式
  60.  
          buf.flip();
  61.  
          System.out.println("-----------------flip()----------------");
  62.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63.  
          System.out.println(buf.limit());
  64.  
          System.out.println(buf.capacity());
  65.  
          
  66.  
          //4. 利用 get() 读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67.  
          byte[] dst = new byte[buf.limit()];
  68.  
          buf.get(dst);
  69.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dst, 0, dst.length));
  70.  
     
  71.  
          System.out.println("-----------------get()----------------");
  72.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73.  
          System.out.println(buf.limit());
  74.  
          System.out.println(buf.capacity());
  75.  
          //5. rewind() : 可重复读
  76.  
          buf.rewind();
  77.  
          System.out.println("-----------------rewind()----------------");
  78.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79.  
          System.out.println(buf.limit());
  80.  
          System.out.println(buf.capacity());
  81.  
          
  82.  
          //6. clear() : 清空缓冲区. 但是缓冲区中的数据依然存在,但是处于“被遗忘”状态
  83.  
          buf.clear();
  84.  
          System.out.println("-----------------clear()----------------");
  85.  
          System.out.println(buf.position());
  86.  
          System.out.println(buf.limit());
  87.  
          System.out.println(buf.capacity());
  88.  
          System.out.println((char)buf.get());
  89.  
          
  90.  
       }
  91.  
     
  92.  
    }
学新通

直接与非直接缓冲区

根据官方文档的描述:

byte byffer可以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直接内存(也就是非堆内存);另一种是非直接内存(也就是堆内存)。对于直接内存来说,JVM将会在IO操作上具有更高的性能,因为它直接作用于本地系统的IO操作。而非直接内存,也就是堆内存中的数据,如果要作IO操作,会先从本进程内存复制到直接内存,再利用本地IO处理。

从数据流的角度,非直接内存是下面这样的作用链:
本地IO-->直接内存-->非直接内存-->直接内存-->本地IO

而直接内存是:
本地IO-->直接内存-->本地IO

很明显,在做IO处理时,比如网络发送大量数据时,直接内存会具有更高的效率。直接内存使用allocateDirect创建,但是它比申请普通的堆内存需要耗费更高的性能。不过,这部分的数据是在JVM之外的,因此它不会占用应用的内存。所以呢,当你有很大的数据要缓存,并且它的生命周期又很长,那么就比较适合使用直接内存。只是一般来说,如果不是能带来很明显的性能提升,还是推荐直接使用堆内存。字节缓冲区是直接缓冲区还是非直接缓冲区可通过调用其 isDirect()  方法来确定。

NIO核心二:通道(Channel)

 通道Channe概述

通道(Channel):由 java.nio.channels 包定义 的。Channel 表示 IO 源与目标打开的连接。是一个管道,与流最大的不同就是,通道可以读写数据,而流是单向的, Channel 类似于传统的“流”。只不过 Channel 本身不能直接访问数据,Channel 只能与 Buffer 进行交互。

 NIO 的通道类似于流,但有些区别如下

  1. 通道可以同时进行读写,而流只能读或者只能写
  2. 通道可以实现异步读写数据
  3. 通道可以从缓冲读数据,也可以写数据到缓冲:

BIO 中的 stream 是单向的,例如 FileInputStream 对象只能进行读取数据的操作,而 NIO 中的通道(Channel)是双向的,可以读操作,也可以写操作。

Channel 在 NIO 中是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hannel extends Closeable{}

常用的Channel实现类

  1.  
    FileChannel:用于读取、写入、映射和操作文件的通道。
  2.  
    DatagramChannel:通过 UDP 读写网络中的数据通道。
  3.  
    SocketChannel:通过 TCP 读写网络中的数据。
  4.  
    ServerSocketChannel:可以监听新进来的 TCP 连接,对每一个新进来的连接都会创建一个     SocketChannel。

FileChannel 类

获取通道的一种方式是对支持通道的对象调用getChannel() 方法。支持通道的类如下:

  1.  
    FileInputStream
  2.  
    FileOutputStream
  3.  
    RandomAccessFile
  4.  
    DatagramSocket
  5.  
    Socket
  6.  
    ServerSocket

获取通道的其他方式是使用 Files 类的静态方法 newByteChannel() 获取字节通道。或者通过通道的静态方法 open() 打开并返回指定通道

  FileChannel的常用方法

  1.  
    int read(ByteBuffer dst) 从 从  Channel 到 中读取数据到  ByteBuffer
  2.  
    long  read(ByteBuffer[] dsts) 将 将  Channel 到 中的数据“分散”到  ByteBuffer[]
  3.  
    int  write(ByteBuffer src) 将 将  ByteBuffer 到 中的数据写入到  Channel
  4.  
    long write(ByteBuffer[] srcs) 将 将  ByteBuffer[] 到 中的数据“聚集”到  Channel
  5.  
    long position() 返回此通道的文件位置
  6.  
    FileChannel position(long p) 设置此通道的文件位置
  7.  
    long size() 返回此通道的文件的当前大小
  8.  
    FileChannel truncate(long s) 将此通道的文件截取为给定大小
  9.  
    void force(boolean metaData) 强制将所有对此通道的文件更新写入到存储设备中

使用Buffer完成文件复制

  1.  
    @Test
  2.  
    public void copy() throws Exception {
  3.  
        // 源文件
  4.  
        File srcFile = new File("C:\\Users\\dlei\\Desktop\\BIO,NIO,AIO\\文件\\壁纸.jpg");
  5.  
        File destFile = new File("C:\\Users\\dlei\\Desktop\\BIO,NIO,AIO\\文件\\壁纸new.jpg");
  6.  
        // 得到一个字节字节输入流
  7.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srcFile);
  8.  
        // 得到一个字节输出流
  9.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destFile);
  10.  
        // 得到的是文件通道
  11.  
        FileChannel isChannel = fis.getChannel();
  12.  
        FileChannel osChannel = fos.getChannel();
  13.  
        // 分配缓冲区
  14.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15.  
        while(true){
  16.  
            // 必须先清空缓冲然后再写入数据到缓冲区
  17.  
            buffer.clear();
  18.  
            // 开始读取一次数据
  19.  
            int flag = isChannel.read(buffer);
  20.  
            if(flag == -1){
  21.  
                break;
  22.  
            }
  23.  
            // 已经读取了数据 ,把缓冲区的模式切换成可读模式
  24.  
            buffer.flip();
  25.  
            // 把数据写出到
  26.  
            osChannel.write(buffer);
  27.  
        }
  28.  
        isChannel.close();
  29.  
        osChannel.close();
  30.  
        System.out.println("复制完成!");
  31.  
    }
学新通

分散 (Scatter) 和聚集 (Gather)

分散读取(Scatter ):是指把Channel通道的数据读入到多个缓冲区中去

聚集写入(Gathering )是指将多个 Buffer 中的数据“聚集”到 Channel。

  1.  
    //分散和聚集
  2.  
    @Test
  3.  
    public void test() throws IOException{
  4.  
        RandomAccessFile raf1 = new RandomAccessFile("1.txt", "rw");
  5.  
        //1. 获取通道
  6.  
        FileChannel channel1 = raf1.getChannel();
  7.  
        
  8.  
        //2. 分配指定大小的缓冲区
  9.  
        ByteBuffer buf1 = ByteBuffer.allocate(100);
  10.  
        ByteBuffer buf2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11.  
        
  12.  
        //3. 分散读取
  13.  
        ByteBuffer[] bufs = {buf1, buf2};
  14.  
        channel1.read(bufs);
  15.  
        
  16.  
        for (ByteBuffer byteBuffer : bufs) {
  17.  
            byteBuffer.flip();
  18.  
        }
  19.  
        
  20.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ufs[0].array(), 0, bufs[0].limit()));
  21.  
        System.out.println("-----------------");
  22.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ufs[1].array(), 0, bufs[1].limit()));
  23.  
        
  24.  
        //4. 聚集写入
  25.  
        RandomAccessFile raf2 = new RandomAccessFile("2.txt", "rw");
  26.  
        FileChannel channel2 = raf2.getChannel();
  27.  
        
  28.  
        channel2.write(bufs);
  29.  
    }
学新通

零拷贝

首先零拷贝不代表不拷贝,只是减少拷贝次数,java代码发生网络io,交互的是操作系统,会发生用户态内核态的转变,然后内核复制数据到用户缓冲区,用户处理在复制到socket缓冲区,零拷贝的意义就在于:减少用户态到内核态切换次数,减少数据复制次数

以下两个方法均使用了零拷贝
transferFrom()   从目标通道中去复制原通道数据

transferTo()  把原通道数据复制到目标通道

NIO核心三:选择器(Selector)

选择器(Selector) 是 SelectableChannle 对象的多路复用器,Selector 可以同时监控多个 SelectableChannel 的 IO 状况,也就是说,利用 Selector可使一个单独的线程管理多个 Channel。Selector 是非阻塞 IO 的核心

 Java 的 NIO,用非阻塞的 IO 方式。可以用一个线程,处理多个的客户端连接,就会使用到 Selector(选择器),Selector 能够检测多个注册的通道上是否有事件发生(注意:多个 Channel 以事件的方式可以注册到同一个 Selector,如果有事件发生,便获取事件然后针对每个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就可以只用一个单线程去管理多个通道,也就是管理多个连接和请求。只有在 连接/通道 真正有读写事件发生时,才会进行读写,就大大地减少了系统开销,并且不必为每个连接都创建一个线程,不用去维护多个线程 避免了多线程之间的上下文切换导致的开销

选择器(Selector)的应用

创建 Selector :通过调用 Selector.open() 方法创建一个 Selector。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向选择器注册通道:

Selectable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 int ops)
  1.  
    //1. 获取通道
  2.  
    ServerSocketChannel ss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3.  
    //2. 切换非阻塞模式
  4.  
    ss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5.  
    //3. 绑定连接
  6.  
    ssChan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9898));
  7.  
    //4. 获取选择器
  8.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9.  
    //5. 将通道注册到选择器上, 并且指定“监听接收事件”
  10.  
    ss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当调用 register(Selector sel, int ops) 将通道注册选择器时,选择器对通道的监听事件,需要通过第二个参数 ops 指定。可以监听的事件类型(用 可使用 SelectionKey  的四个常量 表示):

  • 读 : SelectionKey.OP_READ 
  • 写 : SelectionKey.OP_WRITE 
  • 连接 : SelectionKey.OP_CONNECT
  • 接收 : SelectionKey.OP_ACCEPT 
  • 若注册时不止监听一个事件,则可以使用“位或”操作符连接。
  • channel.accept() 与客户端连接事件,channel.read()会阻塞,nio中可以设置阻塞模式为false
  • selector.select()监听事件也是阻塞的,通过selector.wakeup(),或者有读写就绪事件时可以向下运行
int interestSet = SelectionKey.OP_READ|SelectionKey.OP_WRITE 

客户端实现

  1.  
    public class Clien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4.  
            //1. 获取通道
  5.  
            SocketChannel sChannel = SocketChannel.open(new InetSocketAddress("127.0.0.1", 9999));
  6.  
            //2. 切换非阻塞模式
  7.  
            s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8.  
            //3. 分配指定大小的缓冲区
  9.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10.  
            //4. 发送数据给服务端
  11.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12.  
            while(scan.hasNext()){
  13.  
                String str = scan.nextLine();
  14.  
                buf.put((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format(System.currentTimeMillis())
  15.  
                         "\n" str).getBytes());
  16.  
                buf.flip();
  17.  
                sChannel.write(buf);
  18.  
                buf.clear();
  19.  
            }
  20.  
            //5. 关闭通道
  21.  
            sChannel.close();
  22.  
        }
  23.  
    }
学新通


 服务端实现

  1.  
    public class Server {
  2.  
     
  3.  
    //BACK_LOG影响的accept队列大小
  4.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BACK_LOG = 1024;
  5.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7.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8.  
    //设置非阻塞
  9.  
    server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10.  
    //绑定端口,在服务端监听
  11.  
    serverChan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127.0.0.1", 9999), BACK_LOG);
  12.  
    //serverChannel.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127.0.0.1",9999), BACK_LOG);
  13.  
    //创建Selector对象
  14.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15.  
    //ServerSocketChannel注册到Selector,并监听连接事件
  16.  
    server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17.  
    //循环等待客户端连接
  18.  
    for (; ; ) {
  19.  
    // 阻塞等待事件就绪,可以传入等待事件
  20.  
    if (selector.select(1000) == 0) {
  21.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等待了1秒,无连接");
  22.  
    continue;
  23.  
    }
  24.  
    //有事件发生加入集合,获取迭代器,读取通道缓冲区数据
  25.  
    Set<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26.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ator = selectionKeys.iterator();
  27.  
    while (iterator.hasNext()) {
  28.  
    SelectionKey key = iterator.next();
  29.  
     
  30.  
    //如果是OP_ACCEPT,有新的客户端连接
  31.  
    if (key.isAcceptable()) {
  32.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erverChannel.accept();
  33.  
    System.out.println("连接成功,SocketChannel:" channel.hashCode());
  34.  
    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35.  
    //关联buffer
  36.  
    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ByteBuffer.allocate(1024));
  37.  
    }
  38.  
    //判断是否可读事件
  39.  
    if (key.isReadable()) {
  40.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41.  
    //获取buffer
  42.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 key.attachment();
  43.  
    //把通道数据放入缓冲区
  44.  
    channel.read(buffer);
  45.  
    }
  46.  
    //移除Selection,必须移除,否则会有重复运行发生
  47.  
    iterator.remove();
  48.  
    }
  49.  
    }
  50.  
    }
  51.  
    }
学新通

NIO多线程优化

单线程下的io并不完美,所以我们主线程用来等待连接,worker线程实现读写,线程通信可以使用队列加入Runable任务,这里不在赘述

java AIO

Java AIO(NIO.2) : 异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客户端的I/O请求都是由OS先完成了再通知服务器应用去启动线程进行处理。

    BIO       NIO            AIO
Socket   SocketChannel      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Channel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


与NIO不同,当进行读写操作时,只须直接调用API的read或write方法即可, 这两种方法均为异步的,对于读操作而言,当有流可读取时,操作系统会将可读的流传入read方法的缓冲区,对于写操作而言,当操作系统将write方法传递的流写入完毕时,操作系统主动通知应用程序

即可以理解为,read/write方法都是异步的,完成后会主动调用回调函数。在JDK1.7中,这部分内容被称作NIO.2,主要在Java.nio.channels包下增加了下面四个异步通道:

  1.  
        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2.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
  3.  
        AsynchronousFileChannel
  4.  
        AsynchronousDatagramChannel

Reactor(反应器)模型

从线程处理方面优化NIO模型的变化

单线程Reactor模型

最传统模型

学新通

多线程的 Reactor 模型 

多哥线程和selector处理客户端请求

学新通

多线程主从 Reactor 模型 

学新通

总结

BIO、NIO、AIO:

- Java BIO : 同步并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当然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
- Java NIO : 同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请求一个线程,即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都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I/O请求时才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
- Java AIO(NIO.2) : 异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客户端的I/O请求都是由OS先完成了再通知服务器应用去启动线程进行处理。

BIO、NIO、AIO适用场景分析:

- B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比较小且固定的架构,这种方式对服务器资源要求比较高,并发局限于应用中,JDK1.4以前的唯一选择,但程序直观简单易理解。
- N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短(轻操作)的架构,比如聊天服务器,并发局限于应用中,编程比较复杂,JDK1.4开始支持。
- AIO方式使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长(重操作)的架构,比如相册服务器,充分调用OS参与并发操作,编程比较复杂,JDK7开始支持。

当前java支持的NIO有一定的问题,比如网络重连、半包读写的问题,以及bug EPoll Bug ,selector空轮询,知道cpu100%,所以使用Netty框架,Netty对NIO做了封装以及事件处理程序,见本专栏Netty章节

这篇好文章是转载于:学新通技术网

  • 版权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及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请提供相关证据及您的身份证明,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48小时内删除。
  • 本站站名: 学新通技术网
  • 本文地址: /boutique/detail/tanhfhhiaa
系列文章
更多 icon
同类精品
更多 icon
继续加载